close

宗教?心理學?心靈?這之間有什麼聯系?

 

...

 

很久以前,我猜想我們的先祖們大概率是圍坐在篝火旁,凝望著星空。

 

然後,他們創造了神話故事和宗教,來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隨著科學認知的發展,才從宗教中誕生了心理學,從心理學中誕生了靈性!!

 

 

乍看起來,宗教、靈性、心理學像是三個不同的領域。

 

但如果我們從早期的教會派別去看的話:

 

宗教可以被看作是一套規則和待辦事項。

 

比如,你需要定期去教堂或寺廟,做特定的祈禱等等。

 

 

那麼心理學呢?

 

心理學有種誘惑力 —— 科學的誘惑力。

 

這是一個從學術的角度去試圖研究心靈,以及在這個領域內發生的事情。

 

 

而靈性?

 

靈性就像是在那裏。

 

它像是社區裏的新孩子,有點像有教條,但沒有教條;

 

它更像是一種自由形成的,幾乎是 "隨心所欲 "的氛圍。

 

從本質上講,關於上帝的宗教、心理學、靈性,這三個領域所圍繞著的是無形的東西,或者說是非物理性質的。

 

所以當我們談論非物理的時候,我們都必須討論物理。

 

正是因為這兩者(物理&非物理)的結合才構成了物質世界的現實。

 

 

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思想是如何變成認知,認知如何變成行動。

 

非物理的:思想、認知

 

物理的:行動、反應

 

這種非物理性與物理性的互動關系,構成了我們的世界和我們經歷的現實。

 

比如,國王、統治者,又或是民眾的聲音,都是想法,這些想法成為法律或某種行動。

 

甚至你的一個想法,鑄造了現實物質世界中的一環。

 

比如你疊了一架紙飛機,制造或建造了什麼東西、創作以及又或是我寫下的這篇文章等等。

 

其實靈性、宗教和心理學這些都在試圖描述非物理性的東西,他們都在說同一件事,只是以三種不同的方式。

 

我們不要把它們看成是獨立的實體,而是看到它們都向我們展示了非物理的東西是如何與物理互動的。

 

 

—— 即,將不可見的東西,如何變得可見。

 

如果我們充分研究每一個,我們會得到每一個一直試圖告訴我們的東西。

 

我們就會得到關於現實如何真正運作的知識。

 

不多說了,讓我們直接進入。

 

 

 

人類的故事:

 

當第一批人類在地球上行走時,一切都是未知的。

 

未知是一個強大的實體 —— 它創造一切,指揮一切,並與一切互動。

 

未知是雷聲轟鳴的原因,也是閃電劃過的原因;

 

未知是洪水、地震和災難發生的原因。

 

這個未知就是“上帝”、“神”、“老天”這些稱呼。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我們一直試圖理解 "上帝" —— 誰是上帝?上帝是什麼?

 

這些問題在許多文明中層出不窮,每個不同文明都在描述他們的 "上帝 "是什麼。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這種對上帝的理解發展成為一種宗教。

 

宗教就是人類理解上帝和上帝如何工作的第一次嘗試。

 

通過祭司、巫師、教師和長老,上帝讓社會了解他的意願。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意願被寫進了聖書《古蘭經》、《聖經》和許多其他書籍。

 

也就是從那裏產生了遵循上帝、老天的意志有關的規則和傳統。

 

隨著人類對“上帝”的理解不斷疊代,便有了宗教。

 

無論是基督教、穆斯林還是什麼,每個宗教都有其決定性的特征。

 

對全能、全知的存在敬畏

 

要遵守的法律和生活準則

 

挑選出最接近上帝的個人

 

 

14世紀歐洲的文藝複興,將人類從宗教觀點轉移到更多的學術觀點。

 

我們離開了宗教經驗的神秘主義,轉而尋求更有條理、有根據的解釋。

 

這使得我們在物理學、數學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新發現,我們變得博學。

 

為了更好的解釋非物理的東西,上帝的概念被放棄了。

 

當涉及到我們的內心想法時,我們開始了對人類心理上的研究。

 

心理學成為對人的思想研究,以及這個無實質性的精神領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的。

 

我們有了心理學家,而不再是祭司,這個心理學家扮演著古代薩滿的角色。

 

通過你的思想引導你,確保你知道你的思想在告訴你什麼。

 

但在某處,舊去的宗教和新的心理學開始交織在一起。

 

一些偉大的心理學家如榮格、尼采等等,讓我們能夠看到,在我們的現代心理學工作和我們的古代宗教之間有一些東西是一致的。

 

不過,從這一點出發,產生了靈性。

 

靈性是理解不可見的東西、理解心靈的最新嘗試。

 

最終,是為了了解非物理的世界如何影響物理的世界。

 

 

 

看不見的東西:

 

將宗教、心理學和靈性聯系在一起的主線,是對看到不可見事物的渴望。

 

從我們最早的思想概念開始,理解不可見的東西的需求就一直伴隨著我們這個物種。

 

我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來概念化它。

 

起初,全能的上帝無所不能、無所不在,是祂規定了不可見的東西。

 

從一個單一的神到眾多的神。

 

比如,發源於非洲的伊法宗教顯示了一個神,即奧布塔拉是如何產生了所有其他的神。

 

然後這些神開始通過他們的思想和力量統治和影響人類世界。

 

如果事情沒有按照你的方式發展,就歸咎於神;

 

你的運氣用完了嗎?

 

那就怪罪於諸神。

 

這種來自各種文化的萬神殿,成為古人描述對人類影響的方式。

 

隨之而來的是心理學科學的答案。

 

 

心理學家開始看到:

 

宗教是人類描述心理或潛意識的方式。

 

比如,卡爾·榮格的關於原型的工作,使他能夠看到不同的傳統是如何解釋其他角色的個性的等等。

 

當好事發生在你身上時,你可以說是 "神明/老天保佑",或者你可以稱之為同步事件。

 

卡爾-榮格的學生約瑟夫-坎貝爾寫了《千面英雄》(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一書。

 

他在關於世界神話中詳細說明了:

 

每個宗教在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同的,但當你深入了解時,你會發現其中的相似之處。

 

從這種對超意識的理解中,一個新的想法誕生了,這就是靈性。

 

依靠我們過去的知識,我們如何解釋不可見的東西影響可見的東西?

 

如果不是 "上帝 "本身在主宰我們的生活,那麼我的心理如何影響我,我如何與世界互動?

 

它是如何影響你的?

 

對於靈性,我們提出了這些問題,但我們有技術來研究這些主題。

 

我們找到了確鑿的科學事實來驗證 "神靈 "對人類的影響。

 

比如人性、神性,以及"我的思想影響我的現實 "等等一系列思潮。

 

這使人類慢慢地肯定,並理解他們的神性和在事物的大計劃中的主權。

 

 

神聖的三位一體:

 

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可以看一看過去,並把它作為信息來指導我們的未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個詞非常符合我們現在的時代。

 

我們看到宗教是如何通過描述上帝,或諸神如何統治我們來引入精神領域的概念。

 

一旦人類理解了精神領域,心理學就會更進一步。

 

它顯示了我們對神/上帝的理解,是我們探究精神領域的一種傾向。

 

現在的人們知道,花時間 "進入內心",與自己和平相處,會帶來更積極的人生觀。

 

繞了一圈,我們已經能夠把 "外面 "的東西帶進 "這裏"。

 

隨著我們對靈性和形而上學的深入研究,我們對心比天高的真正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量子物理學每天都在用它的新發現,顛覆著我們古老的牛頓結構。

 

而這一切最好的部分是,我們不需要任何人來代表我們說話。

 

不再有祭司,不再有巫師,不再有心理學家。

 

在你和至高者之間不再有中間人,因為至高者一直在你身邊 —— 至高者就是你自己。

 

這種理解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因為你開始理解你本就擁有的“內在的力量”。

 

一旦你看到自己是一個強大的存在,你就會行使你的權柄,無論是對你自己、對關系還是什麼。

 

深層靈性告訴我們,我們都是神聖的,都在經歷著自己獨特的經歷。

 

而且,沒有人誰能統治任何人,也沒有人就應該成為另一個人的奴隸,全人類也會有一個新的生活方式。

 

我們越是了解無形的東西,就越能意識到我們本源的力量所在。

 

而一旦我們意識到我們在無形中擁有的力量,我們就越發開始為更好地改變我們的有形。

 

祝福。❤️🙏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彩虹之光 的頭像
彩虹之光

彩虹之光幸福學堂

彩虹之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