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島在哪裏?
2025年01月14日
理想的社會結構制度是:
盡量推廣“自給自足的社區”的理念。
土地範圍不必很大,人口不用多,也就是一個村或者一個鎮的規模,如此就很好。
【大道】推廣開來後,人心就會漸漸變得純樸善良,所以即使有武器,也不會動用,大家都會體悟到我們是同根同源的兄弟姐妹,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們會珍愛重視自己的生命,人人安心自在,不必到處遷移。
在這個小型社區裏,基本的民生必需品都能自給自足,所以即便有公共的交通工具,也不必搭乘;即便有武器裝備,也沒有使用的必要,人們會回歸到史前時期的心靈純樸狀態。
這樣的社區很容易治理,所以大家都能吃到甘美的食物,穿著美麗的衣服,人人都有安定的居所,也有歡天喜地的文化風俗。
當每個人都實現了物質生活充沛,精神生活富裕,社會自然就很安定。
鄰村相望,雞鳴狗吠之聲互相聽得見,因為生活安定富裕,不差錢也什麼都不缺,所以人們終其一生都可以不用去隔壁村莊尋求幫助。
以上這段描述出自於《道德經》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覆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向人們描述了理想的社會形態,一些後世認為老子反對科技發展,實則不然。
老子的本意是引領人類回歸到純樸的心靈狀態,更高的靈性才能駕馭更高的科技。
老子對於“自給自足的社區(小國寡民)”的描述,如今有另外一個名字:
光之島
光之島根據神聖幾何和神聖科學的原理建立,大多會選擇建立在地脈能量線或者能量漩渦點上。
這是一個完全不受外界幹擾的世外桃源,如果說阿加森世界是地下分離文明,那麼光之島就是地表分離文明。
一些靈性較高,並持續提升自身的人會通過高我(內在)的指引,逐步發現自己的靈魂家族,在事件後,這些人會匯聚在一起建立光之島。
註:事件之前,世界各地也有人在建立光之島,但由於種種原因以及黑暗勢力的幹擾,絕大多數都被迫中止。
《鳴響雪松》中提到的“家園”,即是光之島的雛形!!
生活在光之島的靈魂家族,人際關系會非常和諧,這基於一個重要前提:
每個人的意識狀態都達到足夠水平,並且知行合一。
光之島周圍會有某種基於振動科技的屏障,一個人只要維持特定的振動頻率,在接觸屏障時就不會受傷,就能夠入住光之島。
光之島其中的一些人將與外部世界保持聯系,一些人將在光之島內錨定能量。
如果他們的親朋好友也準備好維持在相同的振動頻率,就可以帶他們入住光之島。
光之島的數量會隨著人類意識的覺醒而自行增長。
光之島與神聖本源合一,人們會在光之島上與各種正面外星種族見面,也會在島上啟動揚升計劃。
有些人會在光之島與雙生靈魂團聚,這些人的雙生靈魂目前絕大多數都還待在光明勢力的飛船或者地下阿加森世界中。
所有的光之島都完全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例如:
狂風暴雨、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等,正面外星種族會用充分的先進技術對光之島進行保護。
建立光之島的基本要求
光之島需要一群足夠穩定的人生活和工作在一起,這個穩定群體的要求是:
1、人們與靈魂家族建立連接。
2、人們對植入物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並與高我(內在)指引有活躍的連接。
靈魂家族中至少有一位可以完全滿足這些條件,並充分了解自己的使命。
3、人們需要清除愛和性能量之間的植入物分離,因為這會破壞團體之間的互動,嫉妒是最大的問題。
4、人們需要知曉自己的陰影和固有的信念體系,穩固自己的能量場,並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能接受自己的錯誤,並願意轉化它們。
【這些要求很高,目前全世界沒有多少人為此做好準備。】
附錄:阿納斯塔夏的家園設計
出自於《鳴響雪松》
規劃: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植被、日常風向等因素,事先進行詳盡的建造計劃,至少準備1年及以上時間。
圍籬:樹木和灌木叢組成的邊界
樹木占比: 1/2到3/4
一片家族樹:活得很久的,比如橡樹和雪松
花園菜園:占樹木面積之外其余的1/4,有四季鮮花+野草+草藥+漿果+蔬菜等
野草:至少2平方米
植物多樣性:至少300種左右
種子:未經人工處理原生/老種子
幼苗:未經嫁接等人工處理
蜜蜂:至少一窩
淺池塘: 數百平方米
房屋:位於土地圍籬內
種植:不采用化學肥料、農藥、激素、除草劑等
更多信息請參考:【阿納斯塔夏】祖傳家園設計規劃👈
結語
你心中的光之島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