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了解真實的自己 ,先悟透自己的身體

想了解真實的自己 ,先悟透自己的身體

想了解真實的自己 ,先悟透自己的身體

想了解真實的自己 ,先悟透自己的身體

想了解真實的自己 ,先悟透自己的身體

 

身體是靈魂的殿堂

它藏著我們對生活、對世界的認知

身心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你身體的狀況就是你內心的真實寫照

你的心態狀況就是你身體的真實寫照

借助身體,我們的心靈可以在這顆星球上體驗著“成為一個人”,心靈在這個歷險中得以成長。

換句話說:為了能在塵世生活,在你生命的開始,你被“放”入一個軀體;當人生結束時,你又必須“交出”這一軀體。

我們的身體是如此完美的“機器”——它是一個高度敏感的觸覺和感覺器官,支配著非常寶貴的器官,如眼睛、耳朵、頭、手臂、雙手、雙腿等;它還可以自我調節,自我康覆,只要你仔細地愛護它,給予它滋養。

通過它我們能夠對自己內心以及外部的生活加以感受、領悟,從而能夠讓心靈在物理世界進行體驗,履行大量的任務。

 

你有多了解自己的身體,

就有多了解自己;

你和你的身體,

以極為敏銳的方式互相影響。

 

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身體的健康,甚至是“純潔”,因為身體的每個障礙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感受、靈敏和活力。

如果我們內心受到嚴重汙染,就不會察覺到哪些食物對身體不好;如果我們身體極不具開放性,就很少會感知到外部世界有什麽在靠近。

同時,感覺和思想也會受到身體狀況的影響,若是身體內部受到嚴重汙染,我們更傾向於思考和感覺“否定”、“消極”的事物。

比如,給身體許多甜食,讓身體變得臃腫,就會令人感到沈重和壓抑,很難活躍起來。

過多的飲食,總是讓腸胃滿滿當當,也會增加身心的負擔感,於是更難以感到活躍和快樂。

 

 

 

01

想了解真實的自己,先好好看看自己的身體

 

身體除了維持自己的任務外,還有許多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有助於我們覺知力的形成和進步,就好像我們的一面鏡子。

如果你朝這面鏡子裏望去,它就會很清楚地向你指出:你是如何對待身體,以及你自己的生活。

身體外在的種種癥狀(如疼痛、疾病、壓力、緊張、沈重等),是我們對待身體的態度累積而成的結果。

當我們與身體的連接變弱,身體就會感到更多的痛苦和疾病。

如果你能夠感受到身體發出的信號並聽從它,那麽你將增加對自己的覺知和意識。

同樣的,身體也會告訴你它需要什麽才能夠重新達到平衡。

只需要你註意傾聽——將註意力從外界回收,專註地覺知你自己的身體。

通過專註的覺知,我們就可以看出自己一直以來是如何對待身體的——是讓它生機勃勃,還是毫無活力?

 

 

 

02

體態中隱藏著心態

 

通常,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將讓身體呈現出不同體態。

你是否曾感受到,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比如樂觀或恐懼、自信或自卑...都在以一定的方式使身體的形狀發生變化,例如——

低頭 —— 逃避、消極

耷肩 —— 不自信、自卑

挺胸 ——自信、擔當

正襟危坐,目不視人 ——力求完美、務實

(放松站立時)雙手前放 —— 進攻性

(放松站立時)雙手後放 —— 松懈、不警覺

 

  ... ...

 

當然,這個列表還有無數的可能性。

然而重要的不是記住上面所列的對應關系,因為你應該親自去覺知:你的態度正以何種方式使身體形狀發生變化。

身體形體的變化裏藏著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去感受身體,找出來,治愈它,然後盡情地生活。

 

 

 

03

身心的連接,帶來完整的療愈

 

雖然我們的身體可以通過療愈而重獲健康,能量也似乎重新流動起來了。

但如果不去探究身體的癥狀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成因,時間一長,能量很有可能在同一地方重新阻塞。

這就是“身體的封閉”——身體與心靈斷開了連接,而它們本該是一體的。

如果這種情況接連發生好幾次,那麽身體就會越來越快地重新關閉起來,回到舊有的狀態之中。

但如果我們同時處理藏在背後的內在問題和心理態度,那麽改善將會更加全面且持久。

記住:身體是心靈用來表達自己的載體,這句話在我們的一生中都適用。

所以,是否要去和身體產生連接,是否要發揮它本有的用處,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04

重新建立與身體的聯系

 

第一步:註意並聽從你的身體 

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

要使自己意識到身體對我們極為重要,它可以是我們的朋友,支持自我發展。

開始更多地感受身體

馬上開始更多地去感受它——並問自己:我在自己身體裏感到怎麽樣?

要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分散註意力,那就閉上眼睛,盡自己目前所能更多地去感受。

有可能在身體裏同時感受到不同的東西,例如腿感到很沈重,肚子很脹,胸膛則感到相當自由、相當開放。

試著找出身體的這些感覺與什麽有關聯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感受身體,一旦有了了解,就要使自己意識到其中的關聯。

要逐漸地擴展你的感受,直到有一天你與自己的身體可以進行不間斷的溝通。同時註意一些細節。

 

 

比如:

飯菜是否好吃,是否對你有益?

哪些食物會加重你的負擔,而哪些則使你保持輕松?

當你移動身體時,它有什麽感覺?

而當它站著時,又會怎樣?

身上是否有地方使你感到疼痛?

當你表達出你的感受時,身體會有什麽感覺?

而當你把感受隱藏起來時,身體又會怎麽樣?

我們給予身體的每一次註意,會使自己更加清晰地聽見身體的訊息,並給予它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覺得很累,就讓自己休息;如果覺得真的飽了,就不要再吃了,如果你對身體保持覺知,這一點根本不難做到。

請給自己的身體以清醒的覺知並為它服務,這樣做的結果是:它也能更好地為你服務。

 

 

第二步:客觀了解身體的現狀 

如果機緣足夠,你可以試著詢問一個“目光敏銳”到能夠看透你身體的人,讓他精確地敘述你身體內部的情況。

或者去請教醫生,他能使用不同的診斷方法告訴你有身體的詳細情況。

不斷地詢問這些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士,直到一切都明白為止。

 

 

 

第三步:覺察自己對待身體的模式和習慣 

要使自己完全明白,你迄今為止是如何對待自己身體的?

你是給自己健康的食物,還是一點都沒有註意到這點?

你吃飯時,經常很緊張還是很平靜?

你喜歡抽煙、喝酒、吃糖嗎?

你是否向自己的身體灌塞了許多藥片、針劑等化學品?

你是否在良好的空氣下進行足夠的運動?

你通常是否吃得太多,同時給自己很少的睡眠和很多的壓力?

或者,你總是忽視自己的身體?

好好考慮一下對待自己身體的方式,不要欺騙自己。

因為你對自己越誠實,你就能越快地發現是什麽損害了你的健康,是什麽使你生病,是什麽使你受到染汙。

 

 

 

第四步:你願意為自己的身體做些什麽?

給自己制訂一個詳細的計劃:你準備為自己的身體做些什麽?

也許你想要多運動,想改變飲食,或者嘗試不同的治療方法。

但不要一下子決心做太多的事情,要堅定地遵循自己的計劃,不斷地檢查結果。

 我們給予身體的每一次關註,它都會以美麗或者健康的形式來回報給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彩虹之光 的頭像
彩虹之光

彩虹之光幸福學堂

彩虹之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